電磁閥安裝須知
時間:2012-3-21 21:17:50 來源:http://www.ijcq.cn 作者:弘凌泵閥 閱讀次數:1465電磁閥安裝須知
1、 安裝前應仔細閱讀產品的使用說明書,核查產品是否完全符合使用要求,熟悉安裝要點,做好準備工作。
2、 核對銘牌所標參數是否為所選用產品的參數,是否與使用說明書相符。
3、 接管之前用0.3Mpa的壓力對管道充分沖洗,把管道中的金屬粉末、殘留密封材料、銹垢等完全清除。
4、 注意介質的潔凈度,如果介質內混有的塵垢等雜質妨礙電磁閥的正常工作,管道中應裝過濾器。
5、 電磁閥不宜裝在管道低凹處,如裝在容器的排出管道中,注意不可自容器底部引出,而應裝在容器底部稍上的位置。
6、 如果介質會起水擊現象,那么應該選用多功能電磁閥或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。
7、 蒸汽用電磁閥入口側應裝有疏水閥,該處接管應傾斜,疏水閥裝在低位,最好裝多通反沖過濾器。
8、 電磁閥一般是定向的,不可裝反,通常在閥體上用箭頭指出介質流動方向,安裝時要依照“箭頭”指示方向安裝。
9、 一般電磁閥的電磁線圈部件應正立向上,垂直于管道,有些產品有特別規定,請按說明書安裝。
10、 接管時應注意,密封材料不可使用過量。如螺紋連接時,接管螺紋應保持在有效長度內,并在端部半螺距處用銼刀倒棱,自端部起2牙處開始纏密封帶,不然過量的密封帶或粘結劑將進入電磁閥內,而發生妨礙正常動作的事故.
11、 電磁閥安裝處應有一定的預留空間,以便對它的日常保養與定期維修。
12、 安裝時用扳手或管鉗固定發閥體,再擰上接管,千萬不可將力作用在線圈組件上引起變形,使電磁閥難以正常工作。
13、 在管道剛性不足,或有水擊現象的情況下,請把閥前、后接管用支架扎實的固定好。
14、 在凍結場所使用時,用隔熱材料對管道加以保護或在管道上設置加熱器。
15、 要確認一下,電磁閥本身及它與接管連接處是否有泄漏。
16、 .對線圈引出線的連接要核查,特別是三要引出線的場合。
17、 連接于電磁閥的電器元件,如繼電器、開頭和接觸器等。開閥時觸點不應振動,不然工作將不可靠并影響其電磁閥壽命。
18、 電氣回路要接入相應的保險線,作為電氣回路的保護。
19、 為了維護與修理作業方便,或不中斷連續性生產,對于一般電磁閥,建議采用旁路隔離安裝法。
電磁閥使用和維修。
一、建議使用單位指派專人負責,使用和維護。
二、每年1-2次的定期檢修是電磁閥可靠工作和長壽命的最佳方法。電磁閥內部的下列4種情況,是妨礙電磁閥正常工作與縮短壽命的原因。
(1)使用介質品質發生變化。
(2)接管內生銹
(3)空壓機的油氧化,產生炭粒、焦油等雜物,混入管道。
(4)管道中有塵污垢等雜物。
三、電磁閥安裝 后或長時間后投入動作時,須通入介質試動作數次,工作正常后方可投入運行。
四、在蒸汽閥長時間停用后投入動作時,須通入介質試動作數次,工作正常后方可投入運行。
五、在維護之前,必須切斷電源,卸去介質壓力。
六、線圈組件不宜拆開。
七、拆開電磁閥進行清洗時,可使用煤油、三氯乙烯等溶液。但應注意橡膠件可能會溶漲,因此要把它更換。
八、拆開清洗時,各零部件要按順序一一放好,清洗后按順序恢復原狀裝好。
九、我公司備有易損件,有需要時請按說明書在訂貨時說明。
十、拆卸順序,易損件及其它事項有不明白的地方,請向本公司或各地辦事處查詢。流量系數是閥的靜態特性指標之一,表征閥可通過流體能力大小。國外常用KV或CV表示也有有效斷面積S表示,國內用KV表示較多。
一、額定流量系數計算
額定流量系數KV值:
在規定的實驗條件下,即閥兩端壓差為100KPa,額定行程下,5~40℃的清水流經閥的每小時立方米流量數。
額定流量系數CV值:
在規定的實驗條件下,即閥門兩端壓差為IPSi(1磅/平英寸)時,額定行程下,40~100°F的清水流經閥的每分鐘美加侖流量數。
有效斷面積S值:
表示流經一定通徑的閥的流量數,同流經一節流孔同樣流量數相當的內徑截面積,以mm2計算單位表示。
KV、CV、S值與公稱通徑DN之間關系計算。
S=18.45cv
Cv=1.167kv
有效斷面積S值(mm2)=FDN通徑面積(mm2)×收縮系數K(0.35~0.45)
現舉例:DN25,求該閥KV值大小:
FDN25=π/4×252=490.62mm2;
S=490.62×0.35=171.72 mm2;
Cv=S/18.45=171.72/18.45=9.31;
Kv=Cv/1.167=9.31/1.167=7.98。
流量系數大小除了與閥的流道是否流暢,有否漩渦死角、流阻損失,還與鑄件成型工藝、閥通徑的工作行程是否開足有關。
閥的收縮系數K的選取,如閥體為砂鑄取前者值,精鑄取中間值,鍛模取后者值。
注:上述閥的流量系數作為選型估算依據,具體值應按規定實驗條件下實測值為準。
二、各流體介質流量計算
式中個代號意義如下:
Kv m3/h閥流通能力表征; P1 kg/m3 閥上游介質密度;
Q m3/h體積流量; PN kg/m3 標稱密度((0℃,760mmHg);
Qn m3/h體積流量; t1 ℃ 閥上游介質溫度;
(0℃,760mmHg) T1 °K 273+t1=閥上游介質絕對溫度;
P1 bar 一次測絕對壓力; V2 m3/kg 比容(由蒸汽表上查);
P2 bar 二次側絕對壓力; 在P2和t1條件下;
^P bar 流經閥壓降; V★ m3/kg 比容(由蒸汽表上查);
G kg/h 質量流量; 在P1/2和t1條件下。
三、高粘性液體的KV系數校正
現舉例說明:
已知:流體介質:加熱油;流量系數:KV=1.35;體積流量:Q=1m3/h;運動粘度:υ=1200mm2/s;求:校正系數K由粘滯系數計算公式所得數值,從KV值校正系數圖表中得到校正系數K=1.42,那么相乘KV校正=K.Kv=1.42×1.35=1.92。
四、各粘度單位及換算
粘度是選擇油的主要指標。粘度是液體受外力作用流動時間,在液體分子間所呈現的摩擦力。其大小可用動力粘度單位、運動粘度單位及條件恩氏粘度表示。我國主要采用運動粘度單位。
動力粘度用η表示,但單位為厘泊。運動粘度用υ表示,舊單位為厘司(CST),新單位mm2/s(平方毫米/秒)。條件粘度用°E表示,單位為恩氏度。動力粘度與運動粘度換標關系為η=υ·ρ其中ρ為密度。
υ(mm2/s)=υ(CST)≈0.13°E;
10 mm2/s=10CST≈1.0°E; 25 mm2/s=25CST≈3.5°E
40 mm2/s=40CST≈5.3°E; 80 mm2/s=80CST≈10.5°E
160 mm2/s=160CST≈21°E; 400 mm2/s=400CST≈53°E
工作介質為液體,特別是油類時,粘度變化隨溫度而急劇變動。對于這種情況,閥應根據粘度高低選用合適動作原理和機構或提高其線圈功率。
低粘度電磁閥:介質粘度≤20 mm2/s;
中粘度電磁閥:介質粘度≤300 mm2/s;
高粘度電磁閥:介質粘度>300 mm2/s。
五、電磁閥反應時間
電磁閥從全關到全開(或相反)的反應時間取決于閥的公稱通徑、動作方式、啟動電流及功率、流體介質類別及粘度、入口壓力和工作壓差等。
對于通徑DN≤50,流體介質為氣體,壓力P≤1MPa時;
一般直動型電磁閥反應時間為15~60ms,先導型電磁閥反應時間為20~250ms,反沖型電磁反應趨向于接近直動型電磁閥。
使用流體介質為液體時,電磁閥反應時間比上列數值增大約50~100%。
使用直流電磁閥反應時間比上列數值增大約50%。
由于此時電磁閥反應時間的各變動參數較多,一般不能提供各閥得反應時間,根據用戶需要按規定試驗條件而提供。